【20181207走出教室 - 芝山文化生態綠園(放學窩低年級)】

一掃前日的陰霾,盼呀盼呀,今天暖和的太陽終於探頭露臉啦!「小朋友,你們知道今天出戶外要去哪兒嗎?」「不知道!」「我們要去拜訪芝山文化生態綠園。」「那是什麼地方呀?」那裡曾經是軍事情報局的彈藥庫,後來經過整修,成為了台灣第一座文化生態公園。「那邊還有許多可愛的小動物,小朋友可以跟大自然近距離接觸喔!」「太棒了!」小朋友期待不已,等待挖掘這座神祕的寶庫。

下車前,老師先提醒學生們擦上防蚊液,接著前往第一站: DIY 教室。導覽老師發下材料包,材料包中有來自園區內的枯樹木片、植物種子和時鐘的指針。「小朋友可以盡情發揮創意,運用材料做出自己獨一無二的作品喔!」小朋友們聽完導覽老師的說明後躍躍欲試,「我要做一頭圓滾滾的小豬!」「我要做睡著的小鳥。」「咦,我這個木片形狀好特別,有誰需要它?」「我要!我想要做一隻瘦瘦的貓咪。」「啊!我的木塊太小了,不能做翅膀,可以跟你交換嗎?」「我這裡有多的細木塊和樹枝!」現場不斷聽見小朋友此起彼落的詢問聲,或是熱心地將用不到的材料遞給同學。「我的貓頭鷹的腳黏不住啦,怎麼辦?」「我的保麗龍膠很黏,你多擠一點,就黏得住了!」小朋友互相幫忙,已經完成創作的同學協助未完成的小朋友,於是一個個生動可愛的時鐘就出現了。

做完動物造型時鐘,導覽老師帶大家到了戶外園區,老師在路邊停下,問:「小朋友,你們喜不喜歡吃仙草凍?」「喜歡!」「你們知道仙草凍是『仙草』做的嗎?『仙草』葉上有細細的絨毛,可以伸出手摸摸看!」前方是一株葉型略像薄荷、小巧翠綠的植物,小朋友爭先恐後地向前觸摸,老師接著詢問:「摸過以後是什麼感覺呢?」「摸起來有黏黏的感覺!」「手上有留下什麼味道?」「聞起來涼涼的。」「『仙草』可以治療中暑、降火氣,是天然的藥材,是對人體有益的植物喔!」繼續往前,聳立著一棵高高的樹,葉子細長,枝條眾多,導覽老師問小朋友們:「你們有聞到什麼味道嗎?」「我聞到一種香香的味道!」「沒錯!這個植物叫『過山香』,你們知道為什麼叫『過山香』嗎?」「因為走過山以後會香香的!」聽到小朋友的童言童語,老師莞爾一笑,「沒錯!經過它的時候身體會留下香香的味道,所以人們稱它為『過山香』,很多人會拿這種植物來提煉精油喔!」

接著來到一座湖邊,這裡有一株長得又高又直,葉面長長又寬寬的樹,「這一棵叫做『月桃』,有沒有看見它後面的種子呢?」「有!種子看起來都變成乾了!」「對!『月桃』的種子可以做成藥喔!就是所謂的『仁丹』,吃起來會涼涼的。」小朋友紛紛投以驚奇的目光,「有沒有人吃過粽子?」「我吃過!好好吃!」「這個『月桃』的葉子可以包粽子喔!」「那我想要摘回去請婆婆包粽子!」小朋友各個激動地嚥了一下口水。

最後來到「得得之家」,這裡是園區專門收留、照顧受傷鳥兒的地方,裡頭有台灣藍鵲、東方蜂鷹、大冠鷲、貓頭鷹等等。導覽老師問小朋友:「你們知道這裡最早收留的鳥是什麼嗎?」「貓頭鷹。」「沒錯,這一隻貓頭鷹叫作『得得』」牠的鳥窩在颱風天的時候被吹下來了,於是撿到人就開始餵它食物,「你們知道貓頭鷹吃什麼嗎?」「老鼠!」「葉子!」「蛇!」「蟲!」「田鼠!」小朋友踴躍搶答,老師回答:「貓頭鷹雖然長得很可愛,可是牠是肉食動物,牠吃血淋淋的生肉,爪子就是牠的覓食工具喔!」導覽老師接著說:「大部分受傷的鳥在康復後可以重回大自然,也有些鳥會帶朋友回來這裡,但也有無法野放的鳥兒,沒辦法自由自在地在外面生活,牠就會一直留在這裡,由我們照顧牠。」導覽老師還告訴小朋友,老鷹移動的方式是滑翔,看著老鷹威武振翅的模樣,小朋友直呼真是厲害!另外,老師請大家猜猜看貓頭鷹的頭可以轉幾度呢?小朋友紛紛將自己的頭向左轉、向右轉,「360 度?」「180 度?」老師回答:「是 270 度!而且貓頭鷹不只會左右轉,牠還會上下轉喔!」小朋友聽完紛紛露出驚訝詫異的眼神。

再往前,出現了一隻漂亮的鳥兒,羽毛是藍色的,老師說:「這是『台灣藍鵲』,是台灣特有的鳥類,千萬別用手拍打籠子,否則會嚇到牠喔!」接著我們又看到一隻羽毛是黑色、藍色和白色的鳥,「老師,這一隻也是台灣藍鵲嗎?」「不是喔,這隻漂亮的鳥是『黑冠麻鷺』,是夜行性動物。牠現在在睡覺,所以我們講話要小小聲,不要吵到牠喔。」拜訪「得得之家」鳥兒的同時,松鼠也匆匆跑來和大家問好,看見可愛又敏捷的松鼠一溜煙兒爬上樹,小朋友睜起圓滾滾的大眼找尋松鼠的足跡,一個個好奇又興奮不已。

回到展示館前,導覽老師笑瞇瞇地問:「小朋友,你們今天玩得開心嗎?」「很開心!老師,我們下次一定還要再來看看可愛的小鳥!」揮別導覽老師,分別的時刻到了!等到下次前來時,我們會變更成熟,小鳥一定也會長大,「芝山文化生態綠園」我們下次再見!
圖像裡可能有3 個人、微笑的人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放學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