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日本文化 (21)
- May 14 Fri 2021 10:30
【20210505 日本文化列車—民間故事(仁愛低年級)】
- May 07 Fri 2021 10:30
【20210428日本文化列車–吉祥物2(仁愛低年級)】
- Apr 30 Fri 2021 10:00
【20210421日本文化列車–吉祥物1(仁愛低年級)】
- Apr 23 Fri 2021 10:30
【20210414日本文化列車–《稻荷狐狸的秘密與知識》(仁愛低年級)】
- Apr 02 Fri 2021 20:01
【20210324 日本文化列車–澡堂文化(仁愛低年級)】

- May 02 Wed 2018 16:56
【20150323 日本文化 - 相撲 (金華教室)】
- Apr 11 Wed 2018 17:56
【20151225 日本文化 - 新年(植物園教室) 】
【20151225 日本文化 - 新年(植物園教室) 】
- Apr 11 Wed 2018 17:55
【20151230 日本文化 - 新年(金華教室) 】
- Mar 30 Fri 2018 13:39
【20180119 日本文化-新年(金華教室)】
【20180119 日本文化-新年(金華教室)】
再過幾天,就是小朋友最期待的新年假期,不僅有紅包拿,
過年時,日本民眾會擺設一對三根竹子的擺飾品「門松」,
接著介紹大家最期待的紅包,「咦?他們怎麼用白色的?沒
- Mar 23 Fri 2018 14:25
【20170929 日本文化-歌舞伎(金華教室)】
【20170929 日本文化-歌舞伎(金華教室)】
- Jan 19 Fri 2018 17:31
【20180110 日本文化-期末紅白大對抗+童謠遊戲(金華教室)】
小朋友,我們今天來場紅白對抗賽吧!老師一上課就對小朋友們下戰帖。「紅白…大賽…這個名字好像在哪裡聽過耶!」是的,老師參考日本歷史最優久、最盛大,也最具代表性的新年歌唱節目「紅白歌合戰」的名稱來做我們今天的主題。原先這個比賽只用廣播來收聽,兩年後才有了電視演出,這個慶祝新年的節目在每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,也就是跨年夜播出,不但有年輕人喜歡的流行歌手,也有中高齡層喜愛的演歌歌手,是日本國民闔家觀賞的重要節目哦!
「那我們要怎麼比呢?」迫不及待詢問比賽規則的小朋友問。雖然日本紅白歌合戰用男女分成白紅兩組,但我們不照性別直接分兩組,並小組討論決定各自的出場順序(一~五號),老師會隨機點號碼上台搶答,搶答前要戴上老師準備的紅、白的面具或頭飾,再按鈴回答,搶答的題目由這學期上過的內容出題。「我我我…我一號、你二號、他三號…。」「我們分好了!開始吧!」「好緊張喔!」「不用緊張啦!我會幫你!」小朋友很快地分好順序,吱吱喳喳的討論聲是大家緊張又期待的心情寫照。從「食衣住行禮儀」到「和菓子」,小朋友們使出渾身解數,紅白兩組的實力不分軒輊,就連額外的加分題也迅速搶答。難免也有答錯的時候,但可靠的組員告訴他們:「沒關係,這題交給我!」
- Jan 04 Thu 2018 17:04
【20171227 日本文化-劍玉(金華教室)】
小朋友,又到了日本文化課的時間了!「那我們今天要是上什麼!」一雙雙期待的眼神,是老師準備每次課程最大的動力。一看到投影片上特殊造型的玩具,馬上有人大喊:「忍者的好帥喔!還有藝妓白白的臉耶!」「這個…我知道!要把球甩出去再接住的玩具。是叫什麼『球』嗎?」沒錯,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日本玩具叫「劍玉」喔!
老師接著讓小朋友看了幾張知名景點的照片,從凱旋門、羅浮宮到巴黎鐵塔,大家也開始產生疑問。「嗯?巴黎鐵塔?難道劍玉不是日本人發明的嗎?」最後出現了法國國旗,這才確定答案是法國。這個大家印象來自於日本的玩具,其實根據最早文獻記載是源自於法國呢!剛開始用的是獸骨當劍身和球,是在貴族間十分流行的遊戲。「老師,那劍玉是怎麼傳進日本呢?」「日本人去玩然後買回日本的紀念品嗎?」「還是有人看到了,覺得很特別所以才照著做了一種?」猜得不錯,但其實是由江戶時代的留學生帶回日本,才漸漸在日本開始流行。
- Dec 28 Thu 2017 16:55
【20171221 日本文化-京都藝妓(金華教室)】
「哇!嚇我一跳!」「對啊!她的臉也太白了吧?」「我一開始還以為是鬼耶!」「這不是之前講過了嗎?那個『歌…伎…』什麼的?」當老師一開啟投影片,小朋友馬上左右交頭接耳討論著,也有小朋友發現特殊的妝容和華麗的服裝,「京都藝妓」和我們之前認識過的「歌舞伎」有點類似呢!但是有一點可千萬別搞混囉!歌舞伎的表演者都是…「男的!」那麼京都藝妓的表演者是…「女的!」大家異口同聲回答。
老師從藝妓的歷史簡述、不同地區稱呼藝妓的些微差異、藝妓的學校和住處:置屋等等一一介紹,終於到了大家最好奇的部分:特別的妝容和漂亮的服裝。藝妓的臉會這麼白是因為以前沒有電燈,工作時間也是接近傍晚的時候,室外演出只能靠月光照明,而室內也只有燭光。所以藝妓的臉這麼白,是為了讓客人能夠看得清楚哦!
- Dec 25 Mon 2017 17:05
【20171213 日本文化-神道教(金華教室)】
小朋友,還記得先前我們曾提過日本的本土信仰叫什麼嗎?「咦?有嗎?」「啊!是不是地藏王那個?」「不是啦!就是去神社裡面拜的那個呀!」大家說來說去都說不清楚到底是哪個,老師只好把孩子們說的「那個」投影片打開。「神道教!」教室裡此起彼落重複著今天的主題。
神道教敬拜的是什麼神呢?「想起來了!是所~有的神!」其實應該是說世間萬物都是神道教崇敬的對象,數量多至可以用「八百萬神」來形容呢!這當中地位最高,更被視為日本天皇的祖先神是「天照大神」,也就是太陽神。相傳太陽神是創造日本島嶼的兩位神明所生,她從父親的左眼誕生,弟弟須佐之男則從鼻子出生,一人掌管天界,另一人掌管海水。
- Dec 14 Thu 2017 16:58
【20171208 日本文化-和菓子(金華教室)】
「小朋友,你們想念烹飪課時自己做點心的時光嗎?」「老師!今天的課要做吃的嗎?」一聽見「做點心」的關鍵字,小朋友的雷達瞬間啟動,迅速舉手問。記得上週主題「茶道」裡的影片,主人會先端出和菓子招待客人,再為客人泡茶。認識茶道的精神後,我們這週就來做哆啦A夢最愛的和菓子「銅鑼燒」吧!
和菓子主要以不同含水量來區分,所以大略分為「生菓子」和「乾菓子」。「生菓子」含水量較多,帶有餡料、口感柔軟但保存期限短,像我們今天要做的銅鑼燒就屬於生菓子;而「乾菓子」則是口感堅硬但保存期限長的小點心,例如糖球和煎餅。「老師,那有不軟又不硬的和菓子嗎?」有的!介於兩者之間的叫「半生菓子」,像生菓子一樣帶有餡料但外皮是用硬的糖衣包裹。
- Dec 07 Thu 2017 19:09
【20171129 日本文化 - 茶道(金華教室)】
又來到小朋友們都好喜歡的日本文化課囉,開始上課之前,老師先賣個關子,告訴大家:今天要介紹的主題,平時都會搭配小朋友最愛的零食。小朋友們聽了各個眼睛發亮,不斷猜測到底是什麼樣的主題,「是電影嗎?可以吃爆米花?」「那我比較想看卡通,可以看哆啦 A 夢嗎?」大家一臉困惑,一時想不到和日本有關的飲料,這時老師打開投影片,所有人這才恍然大悟的一起喊:「茶道!」
日本的「茶道」概念原本來自中國,隨著時代的演變,日本也發展出屬於自己的茶道精神,是一種將「奉茶」這件事發展到極致,講究「和敬清寂」的藝術。我們從品茶的場所「茶室」開始介紹,老師請大家猜猜喝茶的客人都從哪邊進入,小朋友從拉門、牆壁縫、抽屜櫃猜到花瓶,所有人邊猜邊笑,連老師也笑瘋了!其實客人會從狹小的「躙(ㄌㄧㄣˋ)口」進入茶室,由於入口狹小,所有人都必須低頭彎腰屈膝,代表進入茶室品茶的所有人,是不分貴賤,人人平等的。
- Nov 27 Mon 2017 18:10
【20171117 日本文化 - 地藏菩薩(金華教室)】
俗稱「土地公」的福德正神是台灣最常見的神明,在台灣人心目中,土地公是鄉里的守護神,無論是親人遠行,或是家宅平安,大家都會向土地公祈求保佑。那麼日本有沒有類似土地公這樣的神明呢?有的!今天老師要介紹的「地藏菩薩」,不僅在台灣佛教裡十分受人景仰,在現代的日本,更有「嬰兒守護神」之稱,祂就像土地公一樣,是大家生活中最貼近的心靈寄託。
「老師,那我們的地藏菩薩跟日本的有什麼不一樣嗎?」哇,問得真好,你們覺得呢?「日本的地藏菩薩都做得比較可愛?」「對啊!台灣的都是像大人的樣子。」其實日本地藏會有許多可愛形象,被稱為「嬰兒的守護神」,是因為從前戰爭中人民非常貧窮,政府同意讓人民把寶寶拿掉,但父母又捨不得自己還來不及長大的寶寶,就會到寺廟裡立一尊地藏菩薩,祈禱祂們能在另一個世界過得很好。
- Nov 20 Mon 2017 16:53
【20171110 日本文化 - 神社(金華教室)】
日本和台灣一樣有許多寺廟,寺廟是佛教教徒的信仰中心;但在寺廟之外,日本還有一種原始的信仰「神道」,神道所信仰的神明各式各樣,從自然界的草木動物到歷史人物都有,他們祭祀神明的地方叫做「神社」,有其獨特的建築、參拜禮儀及參拜方式,今天老師就要帶小朋友們來一趟神社之旅!
進入神社之前,我們總會看到朱紅色或原木色的方形拱門,它的名字是「鳥居」,大家想想看,這個特殊的建築有什麼含義呢?小朋友七嘴八舌的猜:「讓鳥住的地方?」「紅色的門很顯眼,感覺是用來嚇走鬼怪的。」有人照字面解讀,也有人藉由顏色思考,兩種都是很棒的答案!更正確來說,「鳥居」是神社的象徵,是人與神的分界,當你看見鳥居就代表到了神住的地方,進入鳥居後你的行為舉止也需要更加謹慎!特別要注意的是,中間的道路「參道」是神明走的道路,人們要靠著參道兩側走。而參道上常會鋪滿小石頭,則是希望參拜的人能藉由石頭,把腳下的髒污去除,保持乾淨地前往參拜。
- Nov 14 Tue 2017 17:05
【20171027 日本文化 - 摺紙(金華教室)】
「老師,今天有日本文化課嗎?」「那今天要上什麼?」要上日本文化的日子,完成作業的小朋友常常這樣問,但老師給他們的回應都是一抹神秘微笑,讓大家著急跳腳,又忍不住好期待的彼此討論課程內容。
課程開始啦!小朋友看著投影布幕上數不清的紙鶴,以及紙鶴背景中央的兩個大字「摺紙」,這才鬆了一口氣。也有小朋友覺得這個主題十分熟悉,「老師!我們之前有上過摺紙不是嗎?」沒錯,但今天要介紹日本傳統摺紙和現代摺紙的改變、摺紙時使用的紙材,還有可以用來作畫的特殊媒材。
- Nov 13 Mon 2017 16:49
【20171018 日本文化-忍者(金華教室)】
「忍者!」看到投影片上豪邁的書法字體,小朋友都興奮地一起念出來。只是投影片主角並非大家熟悉的卡通,而是一隻蝦卷忍者喔!一位小朋友驚呼:「什麼!蝦卷也可以當忍者?」大家聽完都哈哈大笑。這是畫者把蝦卷擬人化設計出的人物呀!就像你們上次自己設計吉祥物一樣哦。
同樣地,老師開始介紹前想聽聽大家的想法「你覺得忍者是什麼樣的呢?」小朋友紛紛搶答:「在晚上秘密地做事情。」「會在屋頂上快速走路,『咻咻咻』這樣!(兩腳快速擺動)」「還會很厲害的忍術!」聽完大家生動的分享,老師覺得每個人都有當忍者的潛力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