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180425 教育想想 - 孩子與玩耍(新生教室)】
「老師,我有個問題……哇!呼~呼~」中午老師在洗碗的時候,把抹好洗碗精的鍋碗放在水槽旁的桌面,拿起來沖水時,桌面留下泡沫的痕跡,形成不規則的圖案。每個來找老師的小朋友,一看到泡泡桌面,皆發出驚嘆,然後傾身桌面吹著泡沫,只要泡沫被吹動了,就開心的笑個不停。看著他們驚喜的表情,老師真的覺得好可愛呀。
有一回傍晚,孩子站在教室,發現窗戶上映著自己的倒影,而窗外就是大馬路,自己的身影疊加在馬路上的影像,看起來彷彿是自己站在路中央。孩子開始玩起倒影閃躲車子的遊戲,一有車子經過,便興奮地大叫:「車子來了!」一邊敏捷的閃過車子。玩了好久,十分入迷。
看孩子玩耍的時候,我常常會覺得,他們是天生的生活家,處處是樂趣。什麼時候,我已經忘了這些簡單的快樂呢?當我盼望他們長大,有時候看著他們,我又希望自己有孩子般的心靈:以一種純粹的視角觀看這個世界,沒有目的和欲求,對什麼都感興趣、感到好奇,並躍躍欲試。
我們給孩子的教育,是將孩子的好奇心導向更活躍的探索,抑或是變得死寂呢?我們鼓勵孩子發展身體感覺和情緒感受嗎?我們重視孩子的想法和需求嗎?每一天與孩子們互動的過程中,我都不禁如此思考著。
身為老師的角色,在班級裡對孩子會有期待,期待他在作業時間完成功課,午睡時間保持安靜。而之於孩子天性的需求,豐富的想像力、活潑的身體動作,面對這些天生創造性玩家,我要如何照顧他,和他相處呢?
對孩子而言,有時候大人講話就像魔咒:「不要玩」、「不可以玩」,大人可以輕易的脫口而出。然而當說出這些話的背後,難道真的是要壓抑孩子的天性嗎?會不會因此,讓他從總是抱著好奇、想知道的想法,慢慢變成無感、無所謂呢?
其實,我們只是希望孩子安全,例如邊過馬路邊玩很危險;希望孩子對自己負責,例如每天的功課要專心完成再玩;希望孩子可以為他人設想,玩的時候也顧慮到他人。本意不是禁止他們玩耍,更不是定論玩耍為不好的事。
親愛的孩子,在安全的環境下,我鼓勵你冒險,盡情的玩樂和嘗試;在願意承擔、負責任的前提下,我鼓勵你自由,盡情的創造與玩耍;當你在玩耍時,也懂得體貼地關照他人,這樣的玩耍才會得到啟發、令人歡欣。
孩子是玩耍的大師,我希望能讓孩子保持對世界的熱情與好奇心,以及創造的天性,同時協助他們關心現實情境和他人的需求,相互調整、平衡,陪伴孩子快樂的長大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