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191002 思考小劇場 - 給無家者的祝福(幸安小三小四)】
上一堂【思考小劇場】,老師透過故事介紹了貧窮者的處境──在累積各種困境的遭遇下,貧窮逐漸像雪球滾落山下般愈滾愈大。今天老師要帶著孩子更深一層認識這個議題。
「大家看到貧窮人,可能會產生誤解。例如『無家者』是在街頭生活、無家可歸或有家歸不得的人,常被批評成『好手好腳不去工作』。然而我們可以想一想,沒有人想要流落街頭,也許他背後有一段艱難的往事。」老師引導孩子,看到他人的處境,不要急著下判斷,而是努力去了解。
「我們對於人會有一些『標籤』,什麼是標籤呢?就是當我們看到一個人,直接的以外在形象去判斷他。而『標籤』如何形成的呢?有沒有人想要讓老師假設一個例子?」老師說完,一位男孩舉手。老師繼續說:「謝謝小恩。那我就以『男生』這個外在形象作為例子。如果有一個人,他在新聞媒體常聽聞男性犯下的暴力事件,而且他本身也直接或間接經驗過男性的暴力行為,所以他可能看到小恩是男生,就會覺得他很暴力。但是實際上,小恩一點也不暴力。所以社會氛圍加上個人生命事件,所形成對某一群人的既定印象,會導致我們在認識一個人之前,就先有標籤擋在前面。」
「今天我們要來了解『無家者』在台灣的現狀,聽完之後,你們可以想一想:如果你是無家者,可能會有什麼願望呢?最後我們會把願望化為祝福,送給無家者。」
「哇!老師,無家者男生好多喔!有90%耶!」「我們四年級,之後還會念國中。可是他們有人是沒有國小畢業的。」孩子對於無家者的現況發出驚訝的語句,老師接著說:「上次老師去參加無家者的導覽,介紹街頭的生活。那位導覽老師說,他10歲就因為家裡的關係在外面流浪,後來去船上工作,可是到了日本卻生病了,得了腦膜炎。回來台灣昏迷了一年,醒來後,還要用自己大病過後的身體,努力在困難的現實中生存。」
無家者有各自的生命故事,我們不以貶低的眼光看無家者,但也不需要用可憐他們的眼光,因為這兩者可能都是把自己擺在較優越的位置。雖然我們的生活和無家者的處境有些距離,但仍可以透過換位思考和情境想像,去了解他人的位置。人與不同的人之間相互了解、連結,所產生的包容、尊重和多元性,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。
老師分享完無家者的現況,接下來輪到小朋友開啟自己的思考之鑰、同理之心,創作給無家者的祝福囉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