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180314~0321美感體驗-石膏一(幸安教室)】

今天的進階美感課要帶大家認識新的媒材:「石膏」,孩子們立刻好奇的說:「我知道美術館裡會有石膏像!」「老師!石膏不就是受傷會打的東西嗎?」石膏具有一個神奇的特性,在遇到水時,若在飽和的狀態會產生變化而凝固,石膏變硬的過程會發生什麼事呢?「會冒出白色泡泡嗎?」「我猜會變顏色!?」很合理但可惜沒有答對,有孩子再接再厲的搶答:「會熱熱的」沒錯!石膏在反應的過程中,溫度會升高,所以當你感覺到溫度變化時就代表它逐漸變硬喔!

今天要輪流扮演醫生、病人以及助手的角色,「老師,我有同學不小心跌倒骨折有包過石膏!」石膏可以將受傷的部位固定起來,保護骨頭不要移位,需要固定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拆除,不過我們今天只是利用石膏成形,所以幾十分鐘就可以取下。

想好要翻磨的姿勢,接著需要塗抹上凡士林,才能輕鬆脫模,老師提醒大家,如果沒有塗凡士林,可能有被拔毛的風險,大家聽了以後都不敢掉以輕心!大家分工合作,助手將石膏繃帶剪成適當的大小,醫生沾水敷在要翻磨的部位,「哇~感覺冰冰涼涼的真舒服。」「我覺得濕濕滑滑的好奇妙……」「我們這邊少一個人,有人可以過來幫忙嗎?」「老師,我們這組的助手比醫生還專業!」有接觸過的人會越來越有經驗,知道需要從中間往旁邊抹平,需要部分重疊才不容易脫落。

看著大家脫下「白色的手套」,從這次的體驗中,藉由轉換不同角色,更能同理別人的感受,也能在別人需要幫忙時即時伸出援手,或是像孩子一樣,伸出特別的「石膏手」吧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放學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