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丟手絹,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後面,大家不要告訴他,快點、快點抓住他!」這首歌謠源自於傳統遊戲-丟手帕,「手過來!」遊戲的開始小朋友迅速地圍成一個圈,大型的團康遊戲幾乎都要圍圈,才能看到彼此的面容,大家已訓練有素,很快地就定位了,「我知道要玩什麼遊戲了!」小朋友觀察力跟經驗都很充足,光看道具就猜到要玩什麼遊戲了,紛紛搶著幫老師講解遊戲規則。

「給我!給我!」小朋友都很積極的拉票,想要讓丟手帕的人將手帕放在自己的後面,不過有時候天不從人願,被選中的總是默默地坐在一旁的人,「給你,你跑最快!」也有小朋友丟出去時還預告,然後尖叫著跑走,選了一個全班跑最快的人,似乎想要突破自己的極限,「在你後面啦!」有時候一個閃神,或還在講話的同時,手帕就落在身後,說時遲,對方已繞了半圈,只好再找下一個目標,「你不可以看啦!」也有小朋友想要偷偷地丟在某人身後,殊不知被盯得很緊,怎麼也無法下手,「坐錯位子了啦!」也有烏龍事件的發生,一個不小心弄錯原本丟手帕的位置,不過這時候抓人的小朋友也不一定會發現,這樣的畫面總讓大家哄堂大笑,「看我的!」小朋友當作傳球一般,不是放在人家背後,而是正大光明的傳給對方,這時候更考驗追趕的技巧了,「我都沒有被抓到哦!」遊戲進行到尾聲,總會有小朋友開始細數他的豐功偉業呢,因為每一次地奔跑都是盡了全力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放學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