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要是人來操作,藉由偶來表演的形式就可以稱為偶戲喔!對於孩子來說,偶戲表演就像天生的本能一樣,幾乎每個孩子都有玩具或玩偶,他們會拿著玩偶互相對話,彷彿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。

偶的表演有許多種類,懸絲偶、皮影偶十分有名,有的孩子曾去過偶戲館,對皮影戲印象深刻
杖頭偶常常出現在電視上面,只是一般人不會輕易察覺,其中手套偶是大家最常接觸到的,今天要利用老師帶來的彩色襪子,自己製作成手套偶!

在不織布上面畫好喜歡的圖案後剪下,由於跟平面的紙張不同,所以畫筆的選擇與上色角度都跟平常畫畫不一樣,使用剪刀時也要多點力氣才能剪斷,結合的地方用保麗龍膠才能黏得比較牢固,不過有個小技巧很重要,要稍微壓一下,才不會讓膠一直牽絲,雖然也許可以呈現出另一種效果,但是了解怎麼使用工具,可以讓創作更有挑戰。

每個孩子所做的襪子偶風格不一:有的襪子偶裝上長長的腳和觸鬚,是從昆蟲得到的靈感、或是後背上長著堅硬的背脊,身上有片片魚鱗,喜歡游來游去,張開大嘴吃東西、或是做成一隻可愛的小貓咪,可是害羞不敢講話。而讓孩子幫襪子偶取名字,也是一段很可愛的過程,有的人會用喜歡的字,或是取自己名字的小名,有些是以神奇寶貝命名!也有人思考了很久才決定好要取什麼,看著孩子們用襪子偶玩遊戲、說笑話、交朋友…過著有趣的偶戲人生,希望這些點點滴滴能成為他們記憶中的美好片段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放學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