咦,什麼是頭足類生物呀?一上課,小朋友就看著章魚的照片,好奇地議論紛紛:「是指頭很大嗎?」「我知道,是有吸盤的。」「應該是指嘴巴長在下面。」「我覺得是指沒有骨頭、軟軟的。」於是黑熊老師跳出來跟大家解釋:頭足類指的就是「頭」跟「腳」黏在一起的生物。

那頭足類生物有哪些呢?老師一連舉出好多名字:章魚、魷魚、烏賊、花枝、小卷、中卷、透抽、軟絲等等都是,老師還特別提到,「鸚鵡螺」也是頭足類。鸚鵡螺是很古老的生物,大約四、五億年前就有了,而且潛水艇的發想就是來自於鸚鵡螺的排氣方式喔!

接著黑熊老師開始介紹:章魚是頭足類中唯一八隻腳的,所以有「八爪章魚」的稱號。牠們都喜歡吃甲殼類,有的有「攻擊觸手」,要吃東西時會伸出來,再用吸盤把獵物黏住拖回去。透抽和鎖管類的鰭比較小、烏賊類的鰭則是一整片的,但是牠們的鰭功能相同,都是為了控制方向。

黑熊老師放了一張照片,告訴大家裡面有魷魚、烏賊、透抽、小卷和軟絲,接著要請小朋友猜看看誰是誰?沒想到牠們長得太像,實在太難分辨,大家猜了好久。老師說烏賊又名花枝、墨魚,透抽就是中卷。天呀!小朋友紛紛大喊:頭足類真是太複雜了。

再來黑熊老師準備了很多影片,要讓小朋友更加認識頭足類生物。第一支影片中我們看到章魚吸盤的威力,牠黏在潛水人員的面鏡上,怎麼拔都拔不起來呢!老師也藉此提醒大家,在海邊千萬不要隨便摸章魚,可能有毒之外,太靠近被纏住可是很危險的。

接下來的影片則是看到章魚的各種型態:從洞裡冒出來的瞬間、游泳的模樣、徜徉在海洋中彷彿獅子魚的樣子、甚至抱著椰子殼把自己撐大的狀態,這其實也是牠們保護自己的方法。而且章魚很聰明,有一支影片中章魚被關在瓶子裡,沒想到牠竟然自己把蓋子打開逃出來了。章魚還有超級「軟骨功」,影片中的章魚從一個超級小的洞慢慢的鑽出去,逃到海裡的瞬間小朋友都鼓掌歡呼,覺得實在是太厲害了!

最後我們欣賞了章魚跟烏賊拿手的變色絕活,看著牠們可以瞬間改變顏色融入環境、或是遇到危險時突然改變顏色,讓敵人陷入迷霧,都讓小朋友嘖嘖稱奇。經過黑熊老師的這堂課,讓我們瞭解到頭足類生物也有許多讓人驚豔的地方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放學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