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190911 新聞花路米-兒童新聞學Ⅰ(新生小二)】.jpg

20190911 新聞花路米-兒童新聞學Ⅰ(新生小二)

 

上一堂課,小朋友認識了報紙的各個版面,也跟著老師一起去參訪國語日報,對於報紙的瞭解更為具體,「我回家後也有看報紙喔,可是家裏的報紙沒有注音,有的新聞我看不懂,但沒關係,我看圖片也很有趣!」「我有跟爸爸一起看電視新聞,我覺得好神奇喔!為什麼記者會知道其他地方發生什麼事情,可以馬上去採訪呢?」讀報活動開啟了小朋友的好奇心,他們漸漸對「新聞」感到興趣,老師覺得好開心喔!

 

當我們知道「報紙是什麼」後,我們也要瞭解「報紙是怎麼來的」,為什麼會有報紙呢?報紙最早的起源是中國的邸報,它是一種手抄新聞,主要在宣傳當時政府的公告及重要的事項,「在沒有印刷機的時代,邸報是當時的人用毛筆一個字一個字抄寫在紙上,再送往各大城市,所以它不是最新最即時的新聞,但卻是當時最重要的政令宣傳工具。」「一個字一個字的抄,要抄多久啊?萬一抄錯的話,不是要重抄嗎?這個我不行啦!我一定會抄到昏倒!」小朋友開始明白,文明的進展是一個非常艱辛緩慢的過程,「一定是古時候的人抄得太辛苦了,後來才會發明印刷機,這樣就能少寫好多個字!」小朋友最後得到「古代人很辛苦,幸好我現在用鉛筆寫作業,可以一直訂正不用重寫」的結論。

 

報紙的「複製」過程充滿古人艱辛的汗水,新聞報導的自由也是前人血淚抗爭得來的福址,「為什麼不能在報紙上想寫什麼就寫什麼呢?」因為報紙流通快速又方便取得,當時的政府很怕人民利用報紙傳遞不好的想法,設立了嚴格的思想審查制度,只能傳遞對政府有利的內容,但經過很多人的努力,現在,我們的報紙跟新聞台已經可以印製跟播放各種類型的新聞,「所以我們才會看到很多批評政府的新聞,但是被批評才知道哪裏做得不對,才會更好啊!」小朋友開始明白,每天隨手可得的報紙其實耗費很多前人的心力,才讓它們在社會上發揮監督政府的功能,報紙,絕對不是只能拿來擦玻璃啊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放學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